【李林甫:口蜜腹剑】李林甫能登上宰相的高位,并在这个位置上一呆就是19年,固然是靠了他的政治手腕,但也不尽然;他这样的人符合晚年唐玄宗的口味,这是他长期受到宠幸的重要原因。李林甫是中国历史上“口蜜腹剑”的典型人物,可唐玄宗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李林甫善解人意,听话,不跟他唱反调,用起来顺手。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在东都洛阳住长了,想回长安。宰相裴耀卿向玄宗进言:现在农民收割还没有完,须等到冬天农闲方可返回。大臣们离开玄宗时,李林甫故意瘸着走路,掉在后面。玄宗问他哪里不舒服,他回答说:我不是有病,而是有事要上奏皇上。洛阳、长安本来是皇上东宫、西宫,皇上要到哪里去,何必要等待时机。如果说妨害农事,只要免除所经地区的租赋就行了。玄宗大悦,立即下令驾车回长安。这事虽然发生在李林甫任宰相两年后,但从中可以看出他工于心计,善于奉迎;他所以能登上相位,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靠这种手腕。《新唐书》说:“林甫特以便佞,故得大任”。“便佞”者,巧言善辩、阿谀奉迎也。
为了应对党派斗争,稳固自己的地位,李林甫对朝廷内的高层人士进行组织机构改革,他大胆提拔了一大批性格粗鲁的少数民族将领,对那些见识不凡、能力超卓的知识分子,李林甫的基本政策是让他们从事理论研究。此时的唐朝内部的组织机构中真正的基层负责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武将,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粗人,仅仅认识几个字,根本没有什么权谋,也不会勾心,更不是进士出身或有什么高级贵族的血源,根据大唐朝法律,不识汉字的人功勋再大也难以入朝拜相。为了表明自己廉洁奉公,李林甫主动让出自己兼任的朔方节度使职务给安禄山的弟弟安思顺,引得唐玄宗李隆基大为感动。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李林甫同志就是这样的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