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剪刀差”必须有个前提,就是城市人口少,农村人口占到绝大多数。 一旦城市人口超出农村人口一定比例,这个社会经济系统就要垮掉。 于是,在60年代初的三年饥荒后,城市实施了“62压”,就是把不少城市人口压回农村去,以维持“剪刀差”这个价格机制,或者说社会经济机制。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几年之后的“上山下乡”,因为当时即使把一些多余的城市人口压回了农村,但是架不住城市人口生育速度太快。 从1950年代开始倡导的多生孩子的政策开始在1960年代中期效果开始显现,而这些多生的孩子根本找不到工作。 就是因为“剪刀差”的价格机制不能承载太多的城市人口。 而城市孩子从小相对自由,天不怕地不怕。 如果让他们呆在城市中无所事事,迟早要出乱子。 于是,大规模的“上山下乡”将这些城市年青人大规模地“批发到”偏远地区,比如东北、新疆、云南等地的生产建设兵团。
改革开放后,“剪刀差”还一直在对经济起着关键的作用。 初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能够自由地种粮、养猪、种经济作物。 农民的收入开始获得显著的提升。 不过,通过“剪刀差”,城市把高价工业品卖给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好处,所以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同样显著。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的相对收入又在重新降低。 所以,大量农民开始涌入城市打工,部分分享城市居民的价格“剪刀差”的结果。 后来,从广东开始,在大力鼓励出口加工经济的沿海地区,开始出现农民和城市居民同工同酬的政策。 不看你的户口,只看你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于是,大规模的农民开始涌向广东,“打工”开始成为一个非常时髦的词汇。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