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3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晋商在清末和民国时期,迅速衰败,从掌控中国金融命脉,很快就变得无足轻重,迅速实现了衰落、变穷的过程?为什么?晋商的发达对山西的民众教育与素质提升起到显著的作用了吗? 没有! 对改造山西的环境做出贡献了吗? 没有! 说是晋商,实际上仍然只是出身山西,寄居在山西的“浮萍”;而不是扎根在山西,通过巩固山西的教育,改变山西的环境,让自己的生产和发展更加稳固的“大树”。实际上,明清时代的晋商只是依附于封建经济的工具,依托于封建经济,支持封建财政政策,并提供军费的融资。 可以说,晋商并不是真正的商人,或者说是商人中最保守落后的一群代表。 因为,他们的大多数商业行为是靠着官商勾结、实施垄断和特权交易。 而且,所取得的利益也不是用于投资或再生产,而是运回老家修宅买地。 明清以来,山西商人的经济实力雄厚,其生活奢侈不亚于大官僚、地主。据载:他们“自数百万数十万之家相望,饰亭台,聚古玩,买姣童于吴闾,购美玉于燕赵,比比也,纵博博,蓄优伶,宾从杂沓,一言之悦,乾没万金不问。”(王锡纶《怡青堂诗文集》卷二,引自《近代的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可以说,明清晋商资本为封建经济服务,运作与消费方式封建经济相匹配,是封建经济的一个环节。在晋商表面红红火火的发展之下,实际上就是依附于封建经济的“浮萍式”发展。 晋商缺乏英明的投资,支持后来风气云涌的民族工业的起步和发展。 晋商缺乏对于山西的环境和教育的投资。 或者说,山西的“土财主”们只看到自己的短暂辉煌,没有意识到对于山西教育和环境的投资,是自己长久生存的根基。所以,民国之后,既无地域之根,又无制度之根的晋商,快速衰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