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再从农产品价格等式来看中国乳业: 低奶格=低/无地租+低劳动+知识负利润。或者说,如果美国家庭农场的高奶价能够基本上涵盖地租、劳动和利润的话,那么中国奶农的低奶价就是只能涵盖低劳动报酬的价格。 那么,没有地租的话,就意味着人们不可能向土地投资,土地肥力得不到维护,这也就意味着大量的草场被过度放牧,最后导致沙化。 低劳动价格导致奶农缺乏知识提升的动力,或者无法获得知识提升的途径。 雀巢通过苦心经营双城的牧场,给农民们带来了知识和技术,而中国本土的“大品牌”把钱都砸到广告上,也不请人来提升农民的知识。 为什么? 砸到广告上,提升销量的效果快速而且明显;而给奶农进行知识培训,时间太长,效果不明显。 另外,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之后,即使再昂贵的优种奶牛产的奶,都可能不要了。 而购买优种奶牛的奶农,很多就把这些奶牛宰杀了,这也等于自己所有的技术投入付之东流。 可以想像,当这些奶农宰杀奶牛的时候,已经决心离开奶牛养殖业,另觅出路。 那么,他们在奶牛养殖上耗费的青春、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形成的独特方法和技巧,也都随之消失。
那么,高农产品价格形成淘汰,低农产品价格形成“逆淘汰”。 当美国奶农几乎独享牛奶销售利润,而且国家通过保障措施给他们的利益保底的时候,就促进了奶农的升级。 他们敢于对牧场进行投入,实验培养更优质的牧草,并且通过提升牧草品质,支持更高效的奶牛产奶。 另外,通过更加合理的牧场放牧和保养措施,尽可能在保持草场肥力的同时,放牧更多的奶牛,实现“集约化养殖”。 奶农自己也在持续地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并且根据自己地区的特点,形成“因地制宜”的养殖方法。 另外,奶农会持续投资新技术,提高奶牛的健康,维护和升级关键的牛奶设备,满足越来越严格的健康检验条件。 但是在中国,因为农产品的低价格,再加上各种税费,缺乏足够的农业补贴,以及昂贵的农药化肥等因素,导致年轻、有知识的农民根本没有兴趣从事农业。 所以,年轻人纷纷离开农田,离开家乡,到沿海地区打工。 这样的结果是,很多地区的年轻人非常少,大都是中老年人和留守儿童。 那么,下地干活的很多也是老人,而有点家庭中老人无力下地,家里的地就只能撂荒。 也就是说,低价格的结果是,农业状况每况愈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