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5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票贩子”、“黄牛”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成为了“众矢之的”。 当人们陷入自己的微观经济的时候,就感觉到自己可能就是那个无法回了家的人。 当春运的“故事”一次次重演之后,人们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就会发现,每年该回家的人们都要回家,也都能够回了家。 这时候,人们就会想,如果没有票贩子、没有黄牛,那么人们的回家成本就会明显降低,而且也能够回了家。 票贩子只是借人们回家的急迫心情,通过垄断票源,给人们造成额外的旅行经济负担。 所以,人们对黄牛产生了厌恶或者憎恨的情绪。 同时,铁路部门也在反复强调要打击票贩子,因为票贩子扰乱了铁路的售票秩序,让大量旅客对铁路产生很不好的负面情绪。 而且,更主要的是,铁路部门还有一个声音,票贩子问旅客要了额外的价格。如果这个价格不让票贩子拿,而是由铁路部门获得,那么铁路部门将会明显实现“增收”的目的。 或者说,不论是旅客,还是铁路部门,都声讨票贩子。

但是,十几二十年过去了,票贩子一直存在。 虽然铁路部门“打击”票贩子的行动在持续升级。 但是,票贩子不仅没有消失,甚至规模越来越大,到最后几乎是没有票贩子就买不到票。 很多人在窗口买票的时候,会碰到这样的事情,即使是等在铁路售票窗口买票,即使是刚开始卖票的一刹那,人们想买的票就已经没有了。 当然,人们从售票窗口离开,到了火车站广场的时候,总是会有票贩子兜售车票,只不过是价格要高出很多。 于是,人们对票贩子的内幕更加深恶痛绝。 在社会的压力下,铁路公/安加大了打击票贩子的力度,每年总是能够抓住几个,起到“杀鸡给猴看”的效果。 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多数的票贩子继续活动。 因为,票贩子也是人,也需要吃饭。 不通过卖高价票获利的话,他们也就没有了饭吃。 考虑到成本和收益,只要不成为那几个倒霉的典型,大家还是一切照旧。 这样的结果是,2010年推出火车票“实名制”,一个新的中国特色事物产生了。 但是,迅速有爆出一列火车90%空载离开车站的新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