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0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同时,经济作物也在大规模地挤占耕地资源。 虽然农村还有很多农民在种地,但是种地和种地就有巨大的差别。 很多人种植经济作物,就能赚很多钱;而绝大多数人种粮食就基本上不赚钱、甚至会亏不少钱。 这就是在社会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对粮食进行价格管制的后果。尤其是进入2010年,通货膨胀逐渐进入“白热化”,多种农产品进入价格暴涨的阶段。 除了主粮之外,各种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对农民们的 种植行为形成巨大的指导作用。 2009年,绿豆等“小杂粮”品种价格暴涨,于是很多农民在2010年转而种植绿豆等杂粮。 进入2010年,各种蔬菜价格进入大幅上涨的阶段,农民纷纷将粮田改为菜地。 种菜与种粮比起来,工作非常繁重、劳累,尤其是大棚蔬菜基本上是常年不休息。 但是,由于种菜的收益相对好一些,所以无数农民即使非常劳累,也转而种菜换取一定的利润。 2010年中开始,棉花价格暴涨,最高价与前一年相比,上涨两倍多。进入2011年,更多的农民开始转而种植棉花,希望自己也能赚一些钱。 在最近几年,种植水果的农民也赚了不少钱,尤其是2010年水果价格上涨,引发农民跟风种植水果。 总的来说,种植经济作物和种粮相比,收益高出很多。 而这个收益的差额,从“农村合作社”体现出来。 从2007年开始(尤其是2009年后),中国的各种“农业合作社”纷纷成立,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不过,看这些获得经济效益的农业合作社,都是停止种粮,然后改作种植经济作物的合作社。 也没有听说过种植主粮的“农业合作社”,能够获得可观的收益,一些农民建立了粮食类的“合作社”,最后也散了摊子。 道理本身也很清楚,因为粮价过低,种粮就不可能赚钱,所以种粮的都是穷人。 一帮穷人凑在一起还是穷人,不可能成为富人。 穷人们即使最初凑在一起,也没有什么结果。 于是,穷人们就会四分五裂,各自去找富人,依附于富人。 这样的结果反映在“合作社”上,就是本来种粮的农民很穷,大家弄了种粮的“合作社”也没有任何起色。 于是,农民们跟着一些“能人”,改种经济作物赚了钱,然后把合作社“做大做强”。还有,随着国家“退耕还林”的措施推广,以及城市“规划”的扩张,市场上对于树苗的需求越来越大。 不少农民将耕地转为林地,培育小树苗进行买卖。而培育小树苗的收入可以达到种粮收入的几倍,甚至十倍以上。 而且,和种粮相比,种植树苗相对也轻松。 简言之,农民都是在种地,种植经济作物就能够赚钱,唯独种植主粮基本上不赚钱。 所以,农民宁愿种植经济作物,就是工作苦点、累点,也不愿意耕作不赚钱的主粮。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