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1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副食”作为粮荒的导火索,关键的起点在于价格。 国家把主粮价格压得很低、控制得很严,所以主粮价格上涨的几率不大。 而且,一旦主粮价格明显上涨,引发人们集中购买主粮,那么社会直接进入粮荒模式了。 所以,国家必然要严控主粮,直到最后控制不住。 与此同时,因为“副食”品种多样,而且“副食”的市场化特点非常明显,所以“副食”价格可以随时上涨。 而且,国家也无法控制“副食”价格。 比如说,国家非常想控制猪肉价格,因为猪肉价格是“副食”价格的标杆,但实际上控制不了。因为,一旦国家对猪肉进行限价,那么市场上的猪肉就会在短时间之内消失,既没有人养猪,也没有人杀猪、运猪肉和卖猪肉了。 而猪肉从市场消失,就意味着民众开始大量去买主粮,粮荒顷刻之间到来。 不过,当猪肉价格大幅上涨、鸡蛋价格大幅上涨、蔬菜价格大幅上涨的时候,也说明“副食”供应在大量缩减。 “副食”价格大幅上涨说明,中国的粮荒模式已经开始启动。 当“副食”价格涨到人们吃不起的时候,就是粮荒开始露头的时候。 在粮荒到来之前,需要明确粮荒的两个特点。 这两个特点对人们理解粮荒具有指导意义: 1、必然性:粮荒是“必发事件”。 比如说,盐是储量极为丰富、生产运输极为简单快捷、人们消费量极少的一种商品。但是,中国发生了抢盐事件,一个早晨各地商店的盐都被买光。 那么,从事件发生的角度来说,抢盐是偶然发生的事件,又可以叫做“偶发事件”。这个就像马路上无盖的水井,人们开车本来避开这些无盖水井,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但是,这样的“偶然事件”竟然发生了,并且差点造成社会“翻车”。 与盐相比,粮食是生产极为复杂缓慢、人们消费量极大的必需商品。同时,中国的粮食储备极为匮乏、进口规模巨大。 如果中国可能发生抢盐事件的话,那么中国必然会发生抢粮事件。 从事件发生的角度来说,抢粮将是必然发生的事件,又可以叫做“必发事件”。2、强度:如果全社会在粮荒发生之前,就采取了各种必要的措施,做好一切准备。 比如说,当人们看到粮食不够的时候,大量实施粮食“消费降级”,而且增加粮食生产,那么粮荒的程度较轻,往往仅以“消费降级”的方式度过粮荒。 即使粮荒发生、或者粮荒深化,人们也可以通过进一步“节衣缩食”应对。但是,如果人们最初不做好准备,当粮荒发生的时候,就会以势不可挡的方式发生,整个社会将会被粮荒所冲垮。 打个比方,让一个比较强壮的人扛着静态的50斤一袋的大米,估计会比较轻松。 但是,如果这个大米是从几层楼高的地方落下来,让这个人去接住这袋大米。 那么,因为自由落体的加速度,这个人将很难接住这袋大米,而很可能被这袋大米砸垮。 同样道理,当粮荒不是由人们主动节衣缩食而实现,而是因为“副食”价格大幅上涨,人们吃不起“副食”而被迫转向主粮消费,这就表明中国正在以 “加速度”的方式发生粮荒。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