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4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地方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可能更加普遍。 中国经济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尤其是分税制之后,地方税收显著减少,而负担严重增加,让地方陷入严重困境。 后来,随着中国加入WTO,房地产逐渐发展起来,等于救了地方政府。 房地产就是地方政府的命脉,地方政府基本上靠卖地和征收房地产相关税费维持自己的运转。 2009年之后,各地也开展大规模“刺激计划”,包括建设地铁等各种标志性工程。 到了2010年,各地房地产交易开始转淡,造成严重的财政压力。 所以,各地开始通过城投等公司,构建地方债务平台,为地方费用提供“输血”平台。 但是到后来,地方债务平台由于债务积累速度太快,据说 总数已经超过10万亿,所以被中央严格限制。 当然,一些人对于这个数字比较怀疑,认为这个数字太少了。 幸亏,到了2010年上半年,理财产品销售开始火起来。 这些理财产品卖出后,资金的主要方向是房地产和地方政府项目,救了地方政府。 而巨额的资金从民众的口袋里,到了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口袋里。 而开发商买地收入、建房费用又以比例的形式,进一步进入地方惩罚的口袋。 这又让地方政府大大地舒了一口气,还可以继续大量花钱。 于是,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让房地产、地铁和市政道路等工程点都加班加点。 当各地众多的高楼都在同时建设的时候,各地都呈现出大干快上的景象。 不过,从2011年9月份开始,各个建筑工地停工的情况越来越多。 进入2011年10月,大量房地产项目似乎就在突然之间变得静悄悄,给人感觉确实没钱施工了。 而一些城市的地铁工程也开始慢下来,或者停下来。 与工程项目停下来相对应的是越来越明显的经济形势。 根据中国新闻网6月16日消息:“截至5月底,大量上市房企仅完成了不到全年业绩目标的30%,很惨;而截至6月15日记者发稿,不少地方政府近半年的卖地收入仅仅去年全年总量的约20%,更惨。” 本来,各地还希望在下半年,借助所谓的“金九银十”能够获得一些销量。 没想到,进入9月份之后,局势更加恶化:一方面销售惨淡,积压的待售房屋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市场形成的新供应在急剧增加。更严重的是,房屋销售已经不是价格问题,而是没人买的问题。 北京通州一个新楼盘,在2010年开盘时还报价将近rmb25000/平米,到了2011年三季度降到13000多,但是并没有人因为降价而购买。 而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意味着房地产企业资金链问题无法解决,并且让房地产商的心理开始崩溃;另一方面让地方财政靠房地产恢复销售而增加财政收入的希望破灭。 那么,房地产欠理财产品的钱、地方政府钱理财产品的钱、地方债务平台在2011年之前已经欠下的钱,这些钱下一步能不能换、怎么还,都是致命的问题。另外,随着房地产越来越惨淡,地方政府的支出更加严重大于收入,那么每天发生的新增资金缺口怎么补?这更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