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4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压力下,高利贷已经蔓延到各地,把各个经济部门的缺钱状态基本上拉平。在传统的经济环境下,国家印钞给银行、同时民众将钱存入银行,然后银行按照国家政策将钱贷给央企、地方等“体制内”系统。 体制内单位靠着银行“输血”,大都能够过得非常滋润。 但是,从3、4月份开始,民间贷款利率开始飙升,随后普遍达到月息4-5%(年息50-60%)左右,有的高利贷达到年息100%,甚至150%以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民众将钱投入高利贷。 由于高利贷以“熟人”间集资借贷的方式进行,所以很容易变成“全民高利贷”的情况。 当一个地方开始出现高利贷之后,很快就会蔓延到整个地区。 当地民众纷纷将自己银行中的钱取出,交给高利贷中间人,以赚取较高的利润。 随着高利贷的迅速蔓延,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受到很大的阻碍。 因为,理财产品的利率普遍在年息7-8%以内,而高利贷的收益则超过30%。 在这样的情况下,“傻子”都能看出来高利贷比理财更赚钱,所以“傻子”都知道应该把钱交给高利贷,而不是理财账户。 通过这样的方式,银行的存款被大规模搬家,而且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越来越缺钱,存贷比压力急剧增大。 所以,银行也在拼命拉存款,同时想方设法收回贷款。 在这样的背景下,给银行下达政策性贷款,银行也难以支持。 另外,政策性贷款的利率只有个位数,本金也收不回来,银行内部的人也没什么好处;而往外借高利贷,虽然本金也收不回来,但是可以在前期多得一些回扣和利息分成。 从这个角度来说,银行既没有钱、也没用动力支持政策性贷款。 所以的,温到温州调研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并且做出指示,要进行政策性贷款扶持,让很多人似乎看到了希望。 但是,温走了之后,贷款扶持也落空了。 因为,不是银行不想给,而是根本没用能力给。 因为国家就不给银行钱,银行的钱已经极为紧张了,也就没有能力给企业。 结果,温州企业该关门的还关门,不过由于监控系统加强,想跑路的老板更难跑路了,仅此而已。 所以,在各方面资金链已经断裂的情况下,中央、地方和私营大致处于同样的状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挽救体制单位的唯一一个方法就是“印钞放水”,然后分摊到各个经济环节。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