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佛陀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也就是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地方:佛教是用无限的般若智慧和无边的慈悲心建起了中观的理论基础。而其他外道则不具备大慈大悲心,即使有,也都有局限有范围,不是无我的慈悲心。
为什么佛教一出来,在当时印度人民思想境界都非常高的情况下,包括婆罗门教在内的很多外道很快就倒闭了?
就是因为佛法是以无上的般若智慧和无边的大慈悲心为基础的。虽说今天的印度已经很少有人学佛,但佛法在印度依然是有很深的影响,这是因为婆罗门教对佛法的接纳程度还是很高的。后来,婆罗门教又接触了很多新颖的思想,此后就慢慢地转化为印度教,并且重新兴盛。
六、不究竟的阿罗汉果
如何让人们在那样一个范围内能接受佛法,接受这种无上甚深般若波罗蜜的概念,然后能“无我,人,众生,寿者,行一切善法”?
佛陀为此用了很大的心思。他首先讲了“苦集灭道”,讲“十二因缘”。讲一个人在娘胎里是怎样的状态,是怎样出生,出生以后如何想获得一件东西,从想得到一直到获得,然后到这件东西被丢弃或者坏掉,以及他自己肉身生灭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都是在深禅定中看到的。这在当时的印度是非常容易被人接受的。这样就出现了“三法印”,就出现了断掉“见惑和思惑”、证到“有余涅槃”的境界,成就了阿罗汉果。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