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富论》中,斯密首先提出了分工原理,并由此引出古典交换价值理论:“因此,劳动是所有商品具有可以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所有物品的真实价格。对于想要获得任何一件物品的人来讲。他所花费的实际成本是他为获得它所付出的艰辛与麻烦”(斯密,1776,第34页)。虽然分工和交换是由技术关系所决定,但交换价值或相对价格是由表明社会关系的价值决定的:在没有土地和资本积累之前的“原始野蛮社会”,劳动者获得全部劳动成果,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实体劳动”,即劳动中所包含或花费的劳动量;当土地私有化和资本积累之后,交换价值就取决于“支配的劳动”,即商品的价值是由工资和支配劳动的资本的利润所构成,利润量是由总产出扣除工资后的剩余。这就是古典的剩余理论,即当工资率取决于生存工资,当劳动生产率超过工资率时,将存在一种剩余并构成利润的来源。对于斯密而言,存在着一种“自然利润率”,它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一种自然和谐的秩序,这种自然秩序来自基于“经济人”的自利心的“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也就是说,这里存在着一种“古典的一般均衡”(参见沃尔什和格雷姆,1980),即由于等量资本必然要求取得等量利润,存在着一个“统一的利润率”原则,其中商品的相对价格将由预付工资乘以统一利润率所决定。资本围绕统一的利润率(作为“重力中心”)在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由供求所决定的市场价格将通过资本的转投而引起的商品供求的变动,最后实现供求平衡,从而达致资源的有效配置。在斯密这里,没有涉及总量的收入分配问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