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二十七节清朝的丧钟响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庚子之祸后,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下决心学习西方自强以救国,清廷为了适应求变的潮流,乃同意君主立宪,先派五大臣出国考察,搜集资料。当五大臣周游列国考察宪政后,把梁启超和杨度代笔写的考察报告呈给清政府。1906年7月,清廷召集御前会议,同意了这份报告,颁布了预备立宪的诏书。1907年清廷把考察政治馆改为宪政编查馆,五大臣推荐杨度“才堪大用”,于是清廷就派杨度为宪法编查馆的提调。1908年8月,清廷根据宪政编查馆编就的宪法大纲,公布预备立宪期为九年。

1909年,载沣当国执政后最难应付的,便是全国要求“立宪”了。这种要求已不似在慈禧时代可以用敷衍和推托便可了事,必须先把实行宪政的日期确订出来,因此清廷乃宣布在这年九月一日设立各省咨议局,以使立宪活动可以从地方开始,然后在九年内立宪。各省咨议局有点像今天省议会一样,不过议员都不由选举产生的,无论议员也好,议长也好,都是由地方的名流和绅士担任,如江苏咨议局议长是名重一时的南通状元张謇,湖北议长是汤化龙,湖南议长是谭延?,山东议长是丁世铎,四川议长是蒲殿俊。

咨议局的出现,使一般君主立宪派或者比较头脑进步的知识分子得到一种鼓励,认为挽救中国危亡的命运不必通过革命的激烈手段,只要迫使清廷认真实行虚君实宪,把政权交给责任内阁,中国就有救了,东邻日本便是一个显明的例子。因此他们联合各省咨议局,组成一个“国会请愿同志会”,要求清廷在首都所在地早日召开国会,他们用提前召开国会的办法,来抵销清廷九年行宪的拖延战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