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汉朝前期,丞相之职,位尊权重,朝会的举行与奏事,官吏的选用与升降,诛罚的决定与执行,郡国的上计与考课等,都属丞相的职权范围。因此,丞相官署为朝廷第一衙署,主要属官有长史、司直、丞相徵事、丞相史、丞相少史、东曹掾、西曹掾、集曹掾、奏曹、议曹、侍曹、主簿、丞相属、大车属、从史、令史、计相、计室掾史等,大小官员近四百人。田蚡当了丞相,首握朝纲,总领百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真个是尊贵荣崇,一时无俩。新官上任三把火。田蚡既居丞相高位,急于自我表现,贯彻执行武帝独尊儒术的国策,不敢松懈,使出了浑身的力气。他按照武帝的指示,尊儒家的五部著作为“经”,从全国各地挑选数百名儒生,再经筛选,最后确定十余人为五经博士。“博士”一词,始见于战国前期,是对学者的泛称,而不是官名。战国后期,秦、齐、魏等国礼贤下士,任用贤才辅佐国政,相继设立博士官,博士遂由学者名称变成了官职名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博士为朝廷的文化官吏,其职责是通古今,备咨询,参与议政。但任此职的不限于儒家,凡有才能者均可为博士。
汉朝前期,仍有许多博士。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博士职便被儒家所垄断,其他各家的学者,不管学问多么高深,也一律不得称作博士了。田蚡在置五经博士的同时,还积极筹办太学,即全国的高等学府。不过,此事比较复杂,田蚡所能做的只是筹办而已。至于各郡国,则必须兴办学校,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各类人才。当时的学校分官学和私学两种,主要是私学。私学一般称作“书馆”,老师称作“书师”,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一曰蒙学,二曰学《论语》《孝经》,三曰读经。入蒙学旨在识字习字,学《论语》《孝经》旨在接受封建道德教育,学经旨在入仕治民。这几个环节,使汉朝初步形成了育人用人的有效机制。五经博士设置了,郡国学校兴办了,田蚡顿时成了风云人物。不光天下的郡守豪杰要巴结他,就连各国的诸侯王也要依托他,争相趋附,四方贿赂,辇集门庭。但凡小人情性,失志便谄,得志便骄。身为丞相的田蚡,早非昔日的太尉可比,渐渐地显露出骄态,公然招权纳贿,利用任命官员之便,大把大把地捞取钱财。他在长安修建了豪华的府邸,在京郊购置了肥美的良田,派去郡国采办器物的人相属于道,郡国进献的狗马珍玩不可胜数。他的生活更加排场和腐朽,前堂罗列钟鼓和旗帜,后房广储娇妻和美妾。据说妻妾总数超过百人,其中许多人,他叫不出姓名,只知她是自己的妻妾而已。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