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1932年
金以林[1]
1932年,在国民党统治中国的22年间,给人们的印象是非常平淡的。除了年初爆发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外,几乎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重大历史事件。然而恰恰就在这一年,蒋介石经过第二次下野后的深刻反省,无论是对怎样统治这个国家,还是治理国家需要采取怎样的手段和方法,都发生了明显有别于此前的变化,这为他此后在国民党内确立最高领袖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一切都源自1932年,却往往被许多研究者所忽视。
一 训政初期的反思
蒋介石一生有过三次下野,分别在“军政”(1927)、“训政”(1931)和“宪政”(1949)阶段。前两次下野,最大的压力来自国民党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如董显光所言:尽管蒋“曾经行使国民党的最高权力”,但“尚未得到老一辈同志所承认。他仍被认为军事的,而非政治的人物”。[2]
如果将1932年以前的八年分为两段的话,对蒋介石来讲,前四年是他实践孙中山提出的“军政”时期,也就是依靠武力统一中国。蒋介石主要依靠黄埔建军,完成北伐。1928年国家统一后,遵照总理遗教,国民党的统治进入“训政”时期。而此时掌握中央政权的蒋介石,因自身存在的两点天生不足,深深影响着他的创业大计。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