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有德一点废话都没有,俯身捡起扩音喇叭,冲李信咧嘴笑道:“李将军,俺该如何喊?”此时此刻孔有德对李信的称呼又换做了将军。李信如此一番做派绝不是马贼能够做到的,他既然打起了大明朝廷的旗帜,想必心志必然不低,再叫头领就不合适了。
“孔兄多智多谋,还用我李信聒噪吗?”
孔有德嘿嘿一笑,有样学样对着那奇怪的物什放声喊了起来。
“我是孔有德,我是孔有德!适才马佐领说的没错,多尔衮被烧死在大营里,我孔有德也做了李信将军的俘虏,明廷大军已经南下,摆在你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投降,另一条是赶紧滚蛋!晚了就是死路一条!”
大雪骤然停下,天边竟然露出了泛着红光的太阳。
汉军旗佐领以上的军官们,多多少少都识得孔有德,双方距离不足两百步,有眼尖的鞑子仔细辨认对方那人,依稀有**分便是孔有德。
几次三番喊话下来,鞑子队伍里似乎出现了小小的骚动,也不知是否李信的攻心策略起了作用,但那些四处屠戮大明百姓的鞑子小分队却已经停止了杀戮,乱哄哄的聚集在一起。
见到如此情形,李信几乎已经可以确认,对面十有**都是二鞑子,这些人的士气和纪律与真鞑子比起来都相去甚远,否则卢象升率领的大明官军岂不是败得太冤了!
谎称多尔衮死于火烧大营之中也许过于骇人听闻,但孔有德身为恭顺王竟然被活捉那也是不争的事实。汉军旗中认识孔有德的不少,只要有一个人站出来确认,那必然会动摇鞑子甲兵的军心。此时把孔有德拿出来临阵现身说法的威力不啻于一门红夷大炮。
孔有德倒是玲珑剔透,对于自己的被俘丝毫不觉得难为情,放开嗓子又没完没了的喊了一通。那俩二鞑子面面相觑,再不用李信督促,也争先恐后的喊了起来。
鞑子甲兵内部似乎真的乱了套,李信不再犹豫,立即命令掌旗军卒:“火枪右队前进!”
话音未落,令旗变幻,整个右队在各哨官的口令下缓缓动了起来,口中“喝喝”喊着号子,拴在木桩上的战马群则被渐渐甩在身后。火枪兵列队前进,以前在高阳城中的时候没少练习,但总走不过百步,三列横排就会乱的混成一排,这次当也不例外。
但无论如何,火枪右队突然向前行进又在面鞑子军阵中造成了一定的骚动。
李信默数着步数,紧随其后。
再说曾敢,眼见李信麾下士卒缓缓向前,直奔鞑子而去,顿觉热血沸腾。此前他只见到过大明官军被鞑子撵的到处都是,何曾见过敢于主动攻击的明军?如果当初驻守在自家县城的官军没有弃城而逃,如果过路北上的明军能够帮一把手,自己和这阖县的百姓也不至于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他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正踌躇间一名李信身边的军卒奔到他身边,将一块木牌递上。
“这是俺们教习叫俺送来的。”
曾敢一直纳闷,这些人为何喊李信教习,但大敌当前也不及细想,接过木牌,只见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六个红色大字。
“组织百姓助威”
六个大字让曾敢豁然开朗,此时此地已经聚集了不下万人的百姓,如果组织起来跟在李将军身后以壮声威,鞑子们没准就吓得不战而逃。
“父老乡亲们,请听曾敢一言……”
曾敢一旦说话,在这些本乡本土人面前似乎有着不小的分量,李信从旁观察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才令他帮忙协调百姓。此时,李信已经打算速战速决,时间拖下去,对他们只会越来越不利,万一附近有鞑子的军队闻讯赶来,自己辛辛苦苦才取得的优势将荡然无存,甚至能否全身而退都在两可之说,就更别提带走这些可怜的大明百姓了。
事实证明,李信的揣测是对的,曾敢没有让他失望。百姓们历来都有从众心里,万事都需要一个挑头之人,曾敢做了这个挑头人之后,先是他身边那些熟识的,连日来共同受罪的几百人跟着呼喊,率先站在了李信火枪右队的身后,随之一同前进。一边前进,口中还随曾敢嘶声喊着:
“杀鞑子,报血仇!”
六个字一经喊出,闻者无不热血沸腾,试问在场的百姓哪个不是和鞑子都结着血海深仇?这种情绪一旦出现,就像瘟疫一样在民众中间扩散开来。
喊杀之声竟是一浪高过一浪,从百口同声到千口同声,直至万口同声,有如海浪一般,一浪高过一浪,一浪盖过一浪。不过眨眼之间,整个河谷都沸腾了。
连火枪右队的军卒都深受感染不自觉的跟着四声怒吼。
随着声浪阵阵,火枪右队一步一步向前推进,鞑子甲兵似乎因此备受压力,骚动的范围也更大了。始终游荡在外围的骑兵则试图维持秩序,但很快就被卷入其中不得脱身。
鞑子们终于阵脚大乱。
李信仍旧一步步数着,九十步,一百步,一百一十步……五十步,数到五十步时李信吹响了口中鸣笛,各哨官立即喝令本哨军卒止步,找齐队伍,重新排成三列横队。
火枪右队乱哄哄一片之时,李信没等他们排成三列,而是直接命掌旗军卒挥动令旗,全体立定,开火!
火枪兵们放弃重整队形,按照流程压火绳,举枪,瞄准,队长鸣笛,扣动扳机…….数百颗弹丸夹着百姓的嘶吼悉数射入了鞑子阵之中。
与此同时,浓烈的硝烟在战场上弥漫开来,遮蔽了一切人与物。
李信拔出腰间雁翎刀,振臂一呼:“收枪,抽刀!跟我冲!”
这一回李信不是跟在队伍后面数着步数,而是率先冲了出去,张石头觉得不妥,想拦住李信,却是晚了一步。李信身为一军之主可不能出现任何闪失,一旦有个意外好歹,后果将不堪设想。
百姓们也不甘落后跟着一拥而上,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如曾敢一般赤手空拳,竟也都争先恐后,有些人甚至冲到了火枪右队的前方。
一时间,整个战场上分不清谁是军,谁是民。此情此景让李信想到了一个词语,全民皆兵!
百姓们可以是任人宰杀的小绵羊,但也可以是围攻猎物的群狼,关键在于他们是否有着一个坚定的心念,正如此时的百姓在心中在行动中呼喊着复仇。
亲人的惨死,连日来遭遇到非人的虐待,在李信给了他们一个合适的突破口之后,不可遏止的爆发出来。此时此刻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们的爆发了!
火枪右队仍旧有条不紊的一步步向前推进,但百姓们则不然,他们嫌官军走的太慢,一个个跃了过去。不知何时,他们的手上已经多了锄头、砍刀、斧头、甚至是木棒,总之一切可以用来击打的物什都被利用了起来。
区区三百人的火枪右队转瞬间就淹没在了人潮之中,如一叶轻舟般随浪摆动……
鞑子甲兵本就士气跌入了谷底,又自家乱了起来,面对排山倒海般呼啸而来的明朝百姓,竟然不知是该抵抗还是立马逃走。他们完全被惊呆了,一个时辰前还被驱赶着如牛马般的明朝百姓们,此刻竟然如狼似虎的扑向了曾驱赶他们的人,身份上的突然转换让很多人都转不过这个弯子,行动上就慢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