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8-29 02:23:00
《布道医》第二章节
第二十三话 途中漫话(上)
解决了人獾之后,我难得清闲下来。大头给陈璐打了个电话,得知她没什么异常后,又闲侃了半小时终于挂断。陈驼子衣服过于老旧寒酸,我带他到王府井逛了一圈,鞋袜、内衣、服装七零八落地买了不少。期间陈驼子要试鞋试衣裤,我和大头连忙制止了他这种流氓行为(汗臭脚,又没穿丨内丨裤。丨内丨裤套过傗之后就被赵文斌果断丢入垃圾桶)。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陈驼子换上老年休闲装后如同变了个人似得,咋看咋顺眼。作为酬谢,赵文斌差人为我们包了一间豪华自助套间,晚饭在那吃。晚间吃饭时赵文斌本人没来,原因是他已带着小姨妈去某权威医院做检查。陈驼子犹如八辈子没吃过饭一样,又是海鲜又是羊架子,把能吃的肉类几乎全集中在自己的盘里,一边啃一边瞪着眼珠子,生怕别人跟他抢似得。酒足饭饱后,陈驼子的盘子里还剩着一堆肉食。大头在旁边恐吓,声称吃不完要扣钱的。一提钱陈驼子立马来劲了,抓起一块鸡排往嘴里塞,又是一顿狼吞虎咽,边吧唧嘴边自勉道:“好东西不能浪费掉……”我和大头啧啧称奇,这老头真是老当益壮,他的胃到底有多大?大头腿受了伤,吃过晚饭后回到宾馆早早休息了。我和陈驼子是又困又乏,唠嗑几句后便各自休息。今夜注定是个噩梦,陈驼子海鲜吃多了,一晚上起夜十几回,搞得我全无睡意。大头跟没事人一样,鼾声依旧。
天二天一早,陈驼子将我唤醒,说是该上路了。我撑着昏昏沉沉的脑袋,一边问缘由一边穿衣服。陈驼子倒是故作神秘,只是简单的说带我见个人,那个人可能知道至阳杀生器的下落。至于那个人姓甚名谁,什么来头,陈驼子是只字未提。我一万个好奇,这老头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主动?不论我怎么追问,老头始终守口如瓶。大头起的比我早,但一直霸占着卫生间,无奈我只能在楼道里上公厕。
我给金杯加满油,下一站,洛阳。离开西安时我不忘致电赵文斌,让他在别墅挖口井,用水泵将水抽出流入池塘,以便形成活水局。按老子话说,上善若水,水可承载万物,活水亦可可疏通阴阳,改变格局。甚至,我们曾经的领袖名字中都带有水,如“泽”、“江”、“涛”、“润之”等。
一路上我负责开车,后排的大头和陈驼子则滔滔不绝的胡侃起来。
“半仙,您说这世上真有鬼吗?”大头给陈驼子点了支烟突然问道。
“有!但老夫从未见过。”
“什么意思?”大头有些纳闷。
“怎么说呢,正如佛家说的,一切都是诸天幻象。鬼这种东西,就存在于我们这里。”陈驼子说着,用手戳了戳我的后脑,“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鬼魅者,人之精魄神魂也。依老夫理解,鬼是一种幻象,一种阴性的东西。人在阳衰或走霉运时,往往可以产生见鬼的幻象。”
“你们父子俩串通好的!讲的如出一辙!”大头指着我和陈驼子嬉笑。
陈驼子并未被打断,继续说道:“说到鬼,老夫倒是想起中元节(鬼节)了。给你们讲段往事,鬼节的,也是关于那个人的……”
“哪个人?”大头好奇道。
“你们即将要见到的前辈。”陈驼子说罢,看向车窗外,像是在回忆。接着,那个人的故事开始了……
日期:2015-08-31 05:15:00
第二十四话 途中漫话(中)
89四年冬,改革开放正如火如荼。那个时候,沿海城市远比其他地方繁荣,犹以深圳为代表。东北有个倒腾山货的刘姓年轻农民,抓住改革的大好时机,将长白山的人参等珍贵药材带到深圳售卖,再将深圳的洋货带回老家叫卖,这一来一回赚的钱是普通城里职工的近两倍。
那年冬天特别冷,很多人都生了寒疾。因此,小刘的补参卖的很好。农村人很注重节日,眼看就大年三十了,小李归家心切,在深圳市场里买了一些小玩意(钟表灯具,电池,打火机之类)后,便踏上回家的火车。小李看着包里的琳琅满目,甜上心头,心想回去又能卖个好价钱。那时候交通不发达,小李回家需要倒两趟车。小李在廊坊下车后,本打算转车回沈阳。然而,廊坊去沈阳火车一天一趟,小李已经错过了那趟车。无奈之下,小李只能打尖住店。那个年代不富庶,暗偷明抢时有发生,尤其是过年时,许多游手好闲的赖皮总想搞点身外之财。车站人多眼杂,小李身上背着货包,棉裤里又缝了鼓鼓的一千多块,着实惹眼。小李闯荡多年,自然明白此地留宿。于是,小李背着包离开火车站往北走,想找一间像样的乡间客栈。说来巧了,那天正是腊月二十四,寒风刺骨,小李走了没多久,突然狂风大作,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突如其来的风雪打了小李个措手不及,小李看了看街道两旁,根本没几个人,更谈不上什么旅店客栈。狂风夹杂着雪瓣铺天盖地的扑打在小李脸上,生疼的让人睁不开眼。小李立刻加快步伐,希望前面有家旅店。他哪知道,那时的车站以北还未开发建设,到处都是等着重建的旧屋烂舍,再往前更是一片荒凉。
小李就这么低头走了好一会儿,等他再次停下观察四周,顿时觉得不对劲。这四周荒无一人,前面是几间破烂的土砌房舍,后面则白茫茫一片,根本不见来路。小李进退不是,如果再这么走下去,保不齐会冻死在这雪地里。小李思索一番后,索性向一间破旧的矮民房走去。民房没有门,里面除废砖弃瓦,空空如也。小李想,今晚将就着在这里过夜,好歹也有墙壁挡风,自己又穿着大棉袄,冻不死。外面虽然白茫茫一片,但屋舍内光线昏暗。小李看了一眼腕表,已久五点半了,他拿出一块饼子,就着凉水吃了起来。胡乱果腹之后,小李拿出一条薄毯铺在地上,枕着行李包打起了盹儿。不知过了多久,小李被一阵嬉闹声惊醒。怪了,这大雪荒郊之地,除了自己难道还有别人在此落脚?好奇之余,小李走出门口四下张望。此刻天色已暗,风雪依旧,眼前昏暗沉沉,略微泛白的大地远方,零星有灯光闪烁。
“真是邪门了!”小李嘀咕着,心中很是纳闷。莫非自己刚才听错了?就在此时,那嬉闹之声再次响起,并且,一股烤肉的焦香味扑鼻而来。小李走了出去,仔细观察四周。果然,在距他十来米的右后方有个平土屋,屋里有篝火烧的正旺,两男一女在坐在篝火旁不知在烤什么,有说有笑的。看穿着,那三人像是庄户人家。小李一阵好奇,这破地方也有人住?或者,他们被大雪劫路,也在这里落脚?
“嗯,正他娘的香。”坐了一天的火车,小李没吃过什么正经饭,闻到这肉香味后早已垂涎三尺。
“要不过去看看?兴许能讨点吃的。”小李心里想。然而,想到自己身负财物,不宜张扬,小李又打起了退堂鼓。犹豫再三,馋虫战胜了忌惮,小李鼓起勇气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