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然而,中学尚未结束,母亲却变卦不再支持他读书,十七岁的牛顿被召唤回伍尔索普庄园干农活。身在农场的他并不快乐,当时的教会要求每个子民每天得如实记录自己的“罪恶”,牛顿写到:在家中,他曾“推打妹妹”、“对母亲发火”、“与许多人打架”……这个生下来就没有父亲又常年得不到母亲的关爱的孩子,性格中日益流露出一种暴虐气息。但幸运的是,牛顿在学习过程中所展露的天分给校长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专程跑到伍尔索普庄园劝说汉娜,只要肯让牛顿继续上学,学校愿意免收一切费用并让孩子直接住到自己家里。牛顿这才得以返回中学,完成学业。其实汉娜并不缺钱,她从两任丈夫那里分别继承了一笔资产,还独自经营着一座庄园,从史料上看,家里雇佣着好几个仆人,可见物质条件是十分丰足的。可牛顿甚至要靠领取补助金才能跨进剑桥的大门,而入校后,更需依靠帮助有钱人家的贵公子跑腿买酒食、倒便壶赚取微薄的零花钱度日,足见汉娜要么是个目光短浅的守财奴,要么根本从没关心过自己这位长子。

窘迫的成长记忆凝成牛顿心头挥之不去的阴云,即使中年之后早已功成名就,他依旧时常兀自徘徊在精神崩溃的边缘:因为最初对光学行为的不同解读,他与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恶言相讥,并在胡克去世后仍耿耿于怀,利用手中的权杖在幕后操控着学界妄图将这位显微镜之父功业一笔抹去;由于对反驳之声的极端恐惧,他宁愿按下自己的研究成果迟迟不予发表;后又为同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Gottfried Leibniz)争夺微积分的优先发现权而不惜使出各种卑劣手段;以铁腕牢牢掌控英国皇家学会数十载……种种行为,或许正是源于内心深处,牛顿永远把自己看做当初那个缺乏爱与认同的孩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