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注:很意外吧,这一著名公式最初竟不是从数学中推导而来,物理大发现有时候确实需要那么点儿运气、或者说灵性。但这也正是1666“奇迹年”过后,牛顿一直没有将其发表于世的原因,作为一名严苛的治学者,他继续默默地求证着自己的公式,直到微分与积分二者在他手中完美地整合到一块,才将桀骜的万有引力彻底驯服

日期:2014-11-03 20:04:06

牛顿想到一个绝妙的解决办法,他在脑海中把地球切割成若干“无限小”的质量块,这样每一块都能近似地看做一个数学质点;再把每一点到苹果之间的距离代入r值,分别计算它们与苹果之间的吸引力F1、F2、F3……最后,再求出这无数个分力的矢量和(所谓“矢量”,即除了考虑大小之外,还需考虑其方向的量),即是地球施加在苹果之上的总作用力F。

如图,先观察一个经过简化的切割模型。假设苹果位于北极点的正上方,沿着纬线像烤面包一样把地球切成若干薄片,让我们来逐一分析一下各薄片与苹果之间的作用力。最北端的“超级冰块”北冰洋以及位于其下的火山岩层所组成的小球冠体积最小,所提供的质量m1也相对较小,但同时由于该切片与苹果距离最近,所以公式中的分母r12值也最小。往南延伸,从欧亚大陆再到赤道太平洋,各切片的体积逐渐增大,如若粗略地把地球看做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那么每块薄片的质量m2、m3、m4……也将依次递增;但同时,随着距离r2、r3、r4……的拉大,分母也以其平方倍数在飙升。继续往南,各薄片体积陆续收缩,但距离……rn-2、rn-1、rn却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