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7-19 09:39:41
汉成帝继位第二年,即公元前32年,刘向在家里坐得都快发霉了。谁知突然间时来运转,朝廷诏命下了:委任刘向为光禄大夫。有道是“吃一堑,长一智”,刘向这次也学乖了,每逢朝会的时候:多点头,少发言。
时光如梭,眼见王家一天比一天权高位重,王凤更是愈加飞扬跋扈,硬逼着汉成帝罢免了丞相王商,又把刘康赶回了定陶封国,刘向再也坐不住了,义愤填膺地上了一道折子——“夫事势不两大,王氏与刘氏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意思就是:看当下这架势,王家和我们刘家已势不两立!用不了多久,恐怕“田氏代齐,复见于今”,江山就要改姓了!
汉成帝看罢,吓得后背冷汗直冒,悄悄对刘向说:“这话你以后就别说了,容我再好好想想!”刘向喜出望外,满以为这次汉成帝要动真格儿的,谁料到他这一想,然后就没影儿了。
汉成帝三十岁那年,王凤本来身体倍儿棒,吃嘛倍儿香,突然一下子就病倒了,眼看就活不了几天了。汉成帝闻言,亲自到他的府上询问病情,紧抓着他的手哭道:“舅舅若有个三长两短,谁来辅佐我呢?”
王凤老泪纵横,说:“臣堂弟王音,这个人做事严谨,知道分寸,臣愿用自己这条老命保举他。”汉成帝点头应允。没几天,王凤的老命果然没了。
当时,王凤一奶同胞的弟弟王崇死去多年,人们都以为是王谭接班,没曾想却是王音!诏命一公布,王家那哥儿五个立马就不干了:天旱天涝也太不均了吧,让一个堂兄弟作主!于是天天找王政君闹腾,没办法,只好又封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根为曲阳侯。
王凤死后,王音继任为大司马大将军。本来之前王谭呼声最高,汉成帝觉得挺对不起舅舅的,于是下诏赐他“官位特进,领城门兵”,类似于清朝的九门提督,只不过是加官——职位不高,但却有实权,可以像大将军一样,举荐选拔官吏。
谷永一向跟王谭处得最铁,本想着他一朝大权在握,自己也好攀龙附凤一把,没曾想打了水漂,朝廷只给了个城门官!失望之余,谷永写了封信给王谭,劝他把这营生辞了:王音在朝堂上悠闲地坐着,你在外面苦哈哈地给他管城门钥匙,何苦呢!
王谭看罢信,恍然大悟:原来是把我当苦力了啊!于是一道折子递上去,死活就是不干。一见王谭这架势,王音心里也别扭:噫,貌似还不领情啊!结果两人关系越搞越僵。
日期:2013-07-22 09:28:45
———————
有道是“疏不间亲”,王音深知自己只是王政君的堂兄弟,所以做起事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这还时时处处谨言慎行,实际上跟个和事佬没多大区别。
王谭不去看城门,顶着个平阿侯的爵位天天在家坐着,一年多终于闲出病来了,不久就去世了。王政君和汉成帝别提多懊悔了,于是特意下诏,命他弟弟成都侯王商“官位特进,领城门兵”。杜邺一见这架势,对王音说:“看到了吧,明摆着皇上和太后这是要重用成都侯,所以此后但凡朝廷里有什么事,一定要让他参与……”
王音也不是傻子,被杜邺一提醒,当下就明白了,于是主动去跟王商拉关系,不久就亲密无间了。两人吃水不忘挖井人,都把杜邺当作心腹智囊。
王凤活着的时候,汉成帝一出一入他都管着,可等他一死,汉成帝就像脱缰野马似的,撒着欢儿地满世界疯玩,王音眼睛一闭,就当没看见。一日,汉成帝在长安城里闲逛,路过一座大花园,但见园子里高台耸立,台下有山有水,奇花异树罗列其间,比起皇宫的御花园来,可漂亮多了!汉成帝诧异万分,问:“这是谁家的花园?”
随从答道:“曲阳侯王根家的。”汉成帝听后脸一沉,扭头回到宫里,把王音叫来,劈头盖脸骂了一顿:一个侯爷家的花园,比皇家的还要气派,你们想干嘛!骂完拂袖而去。
王音刚回府,不大一会儿就有太监捧着诏书进来,宣读完毕,把王音吓得魂不附体,原来诏书中写道:“外家日强,宫廷日弱,不得不按律施行。”太监一走,王音赶忙把王商、王立、王根哥儿仨找来,一商量,先派人将此事禀报太后王政君,接着哥儿四个来到未央宫门前,一顺溜跪下,请求汉成帝饶恕。约莫三四个小时,宫里传出话来:没事了,起来回家去吧!
说起来,自从汉成帝当了皇帝,就搞女人还行,其它的别管干嘛,都是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据说汉成帝相貌威严,像极了古代的圣主明君,结果也只是长得像!
王音掌权不久,谷永就被赶到安定郡当太守去了。咋回事儿,自己上层路线不走得挺好的吗?思前想后,谷永恍然大悟:自己劝阻王谭,说不定被王音知情了!想到这里,他吓出了一身冷汗,连着好长时间坐卧不安,老感觉王音要害他。结果还没等王音下手,他先把自己给吓病了!
谷永上书辞职,说自己病了,不能处理郡县事务。王音一看他的辞呈,心里一阵冷笑:我还没下手呢,你就想溜?没门!结果拖了三个多月,就是不批复,最后好多人来说情,这才把他给饶了。
谷永在家坐了两三年,见王音比起王凤来,挺豁达一个人,做事也很低调,就给他写了封信——先把他夸了个天花乱坠,接着跟他探讨火星的事儿,然后又分析了半天天下大势,自己的事,只字未提。王音也不是傻子,看罢信冷笑几声,心说:小子,还是低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