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3-18 20:16:37
但似乎是这样,六哥的离去反而让我觉得家里日子应该是一天比一天好了才对,家里现在也只有我这一个张口的,需要白用钱的,但为什么他们还总吵吵不停呢?难不成真的是多了我一个?我知道父母也因此承受了太大的打击,六哥不但学习成绩好,对父母孝顺,而且非常的勤劳,人也帅气,瘦高瘦高的,脸上永远都挂着一副温馨的浅浅的笑意,小时候我不愿意走路去上学,都是他深一脚浅一脚地把我背到学校,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人,却往往要应了“好人就是命不长”的悲剧,而我本还不到成熟起来的时候却意外地身体和心理都早熟了。
“你们吵啥子嘛,还不是因为钱,就一个钱。现在家里头没有人吃闲饭了,六哥也走了,现在就我张口要饭吃,就我还用你们的钱,就多了我一个。明天我也不读书了,我出去打工了,屋头就清静了!”
“你们吵,你们吵。你们接到吵,你们天天吵才好!”我拿起家里的凳子使劲扔,本来是想以暴制暴,不想却扔到了田埂上二哥的脚边。
二哥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从不与人吵,也从不与父母深一句浅一句地说话,啥事他都是忍,忍不住就抽烟,加上农村体力活的折磨,才二十几岁的人看起来像三四十岁,身体也日益消瘦起来,再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和以往的意气风发。想想以前二哥读高中时,那叫一个胖嘟嘟的可爱劲儿,加上那股十足的书生味,那时常常把六哥与二哥作比对和结合,也树立了我对男生帅气的简单认识与定位。
日期:2013-03-18 20:20:29
父亲也终于回过神来,杀猪般的吼到“要搞啥子!要出人命了啊!你个败家子,不好好读书回来做啥子……”我赶紧一下扑过去死死地抱住二哥的脚,这时乡村里那些看热闹的人看到这鸡飞狗跳的光景,几个农村汉子赶紧跑到我家,一起把二哥摁到在地上,夺下了刀。
当着四邻五舍的,我索性跪在了地上。
“妈,求你了,你们不要吵了,我真的要走了。我走了你们就不要吵了吧。”
“哥、嫂子,你们和爹妈分家了吧,分开住吧,远的香,近的臭,分开了或许就好了。”
晚上家里人都平静了后,我作为主持人,第一次由我主持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大哥是家里也是村里唯一一个大学生,是城里人,那时没有电话,只有等第二天我亲自去他学校向他汇报家庭会议的内容,以及我要出外打工的决定。
父亲、母亲、二哥和嫂子以为我要外出打工只是瞎嚷嚷,只是因为家庭的矛盾才有这等想法。就都同意我分家的建议,大家分开过,各吃各的饭,各养各的鸡,各干各干的架,但是还是希望我不要这么冲动,毕竟在那时的农村人的眼里,仿佛只有读书考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但当时的我就死抱着“有钱才是硬道理”的想法,头头是道的和他们分析到:
“我现在读书的目的还是为了以后能生活的更好,每月能有固定的工资拿,有钱用,像大哥一样。现在那个工作一个月就有400块,还包吃包住,算起来比大哥的工资都还多了。并且读书也是为了挣钱,现在就可以挣钱了,为什么不去呢?这样爹妈也能轻松点过点好日子了。”
日期:2013-03-19 15:48:28
二哥也真算是命苦,高考复读了三次三年都没有考上大学,在用完了父母全部的积蓄,在我和六哥被迫长大也要准备着高考跳农门时,他被迫选择放弃回家务农,一切从零开始。之后不久就在媒婆的巧言和母亲的坚持下,一致认为扎着两条小辫子的嫂子是最佳媳妇人选后,容不得二哥犹豫,就这样闪婚了。在那个只有读大学才能跳出农门,农转非一个户口需要花上万的钱还需要走关系的年代,二哥的命运是多么的无奈,有时看到他真的是打心底里的心痛,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嫂子就不心痛哥,平时稍有不满不只和我哥吵,还跟父母吵,我当时经常想如果以后我要结婚了,我绝不会这样和自己的老公、婆婆大吵大闹的,日子过不下去了离呗,弄这么痛苦,老天都要掉眼泪了。
二哥见我这般,疯了似的跑到家中厨房拿出一把杀猪刀,明晃晃的吓得人两腿都要发瘫,冲着嫂子就要砍去。
“老子今天不活了,你个傻婆娘…”
嫂子的叫嚣声也停了,傻傻地怔在了那里,这究竟是哪出?其实就是一个性格温和少言语的人,一旦到了他忍耐的极限,反而会让人生出无比的恐惧。
日期:2013-03-19 15:49:21
父亲也终于回过神来,杀猪般的吼到“要搞啥子!要出人命了啊!你个败家子,不好好读书回来做啥子……”我赶紧一下扑过去死死地抱住二哥的脚,这时乡村里那些看热闹的人看到这鸡飞狗跳的光景,几个农村汉子赶紧跑到我家,一起把二哥摁到在地上,夺下了刀。
当着四邻五舍的,我索性跪在了地上。
“妈,求你了,你们不要吵了,我真的要走了。我走了你们就不要吵了吧。”
“哥、嫂子,你们和爹妈分家了吧,分开住吧,远的香,近的臭,分开了或许就好了。”
晚上家里人都平静了后,我作为主持人,第一次由我主持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大哥是家里也是村里唯一一个大学生,是城里人,那时没有电话,只有等第二天我亲自去他学校向他汇报家庭会议的内容,以及我要出外打工的决定。
父亲、母亲、二哥和嫂子以为我要外出打工只是瞎嚷嚷,只是因为家庭的矛盾才有这等想法。就都同意我分家的建议,大家分开过,各吃各的饭,各养各的鸡,各干各干的架,但是还是希望我不要这么冲动,毕竟在那时的农村人的眼里,仿佛只有读书考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但当时的我就死抱着“有钱才是硬道理”的想法,头头是道的和他们分析到:
“我现在读书的目的还是为了以后能生活的更好,每月能有固定的工资拿,有钱用,像大哥一样。现在那个工作一个月就有400块,还包吃包住,算起来比大哥的工资都还多了。并且读书也是为了挣钱,现在就可以挣钱了,为什么不去呢?这样爹妈也能轻松点过点好日子了。”
日期:2013-03-20 20:45:14
“可是你才18岁都不到啊?!”二哥一声叹息。
“哥,有没有18岁有什么关系呢。农村的孩子都早熟,谁叫我们家什么都没有呢?”靠人靠天靠地,都没有得靠啊。
“再者,如果我也像你复读了几次都考不上大学,还不是得回来面朝黄土背朝天,浪费那么多钱不说,白白地青春也耗没了。”
“哎,随你吧”。二哥沉默,父母沉默,嫂子委屈的望着我,我知道嫂子的为人,她和母亲一样都是刀子嘴豆腐心,一样的勤劳、善良,从相亲时一个清秀的农村小姑娘变成了现在的村妇,岁月没少在她身上留下痕迹。同处一个屋檐,在农村,媳妇能和婆婆关系处好的恐怕是没有的吧,虽然到现在我不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