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61节

热门小说推荐

只是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太子建距离大位越来越近的时候,突然遇到一场可怕的政治变故。不仅太子建的政治前途尽毁,还把伍家拉下了水,本来有机会成为楚国第一政治家族的伍家家破人亡。

问题出自太子建的少傅(排名次于伍奢的太子师傅)费无忌身上,费无忌是春秋时代著名的奸臣,和后来吴国的大奸臣伯嚭号称两大亡国祸水。

跟着太子建,费无忌自然有肉吃,但费无忌前面却有一个伍奢挡道,太子建也是重伍轻费。也就是说,费无忌在将来的楚国政治格局中只能屈居伍奢之下,这是费无忌无法容忍的。

日期:2013-03-16 21:33:51

二十一性格决定命运——伍子胥的悲喜剧(2)

为了能在政坛上更进一步,费无忌挖了一个政治陷阱,不费吹灰之力的就将太子建、伍奢父子一起推进坑里给活埋了,而且骂名还由楚平王背着。

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费无忌利用在秦国给太子建物色老婆的机会,把本属于太子建的秦国美女送给了楚平王。太子建平白丢了老婆,自然对费无忌非常恼火,费无忌就趁机在楚平王面前煽阴风点鬼火,说太子建因为秦女被夺,对大王有怨望之心,劝楚平王废掉太子建。

此时的太子建并不在郢都,而因为受到费无忌的谗言,再加上母亲蔡氏无宠,被贬到了城父(今河南宝丰东)居守。这又给费无忌构陷太子提供了机会,说太子建阴谋勾连诸侯,企图杀父自立。

其实费无忌真正的目标,不止是要除掉太子建,伍奢和他最贤明的次子伍子胥,都上了费无忌的黑名单。在伍奢被陷害下狱后,楚平王威逼伍奢写信把伍尚、伍子胥召到郢都来,即可免死,被伍奢拒绝。楚平王够阴毒的,他派使者去找伍氏兄弟,说我已经赦免了你父亲,并给你们兄弟加官晋爵,快来郢都履新上任吧。

伍尚为人老实,没看透楚平王的花花大肠,以为天上掉馅饼,准备张嘴接饼。楚平王是个什么货色,伍子胥再清楚不过,他反对前去郢都送死。伍子胥说得很明白:父亲在楚王手上做了三年人质,之所以不动手,就是因为我们还没落网。一旦我们去郢都,楚王没有后顾之忧,我们必死。

人质的价值就在绑匪还没有实现自己的目的,一旦收到赎金,就有可能撕票灭口。在伍尚的坚持下,他决定在明知有去无回的情况下去郢都陪父亲受死,而伍子胥则选择逃亡。

在伍尚看来,唯一有能力在日后为伍家报仇的,只有伍子胥,而伍子胥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更要命的是,伍奢同样是这么认为的。在得知伍子胥已经逃亡的消息后,伍奢在刑场上幽幽的说了一句:“楚之君臣,且苦兵矣。”这话是说出楚平王、费无忌等人听的,放跑了伍子胥,你们以后就等着吃刀头面吧。

伍子胥性情刚烈如火,是典型的江湖豪侠性格,奉行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那一套,和三国头号古蛊男法正是同一类人物。在父兄被杀后,伍子胥的人生目标就是复仇。伍子胥在长江边痛哭流涕:“楚王无道,杀吾父兄,愿吾因于诸侯以报雠矣。”因为太子建已经出逃,伍子胥决定去寻找太子建,在路上遇到了好友申包胥。伍子胥咬牙切齿的告诉申包胥:“父母之雠;不与戴天履地,兄弟之雠,不与同域攘壤;朋友之雠,不与邻共乡里,今吾将复楚辜,以雪父兄之耻!”

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楚平王废太子事件,几乎就是当年晋国骊姬之乱的翻版。只不过太子建并没有像姬申生那样自杀,而是学着姬重耳四处流浪,但太子建却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不应该相信晋顷公要让他帮助灭郑然后把郑国分给他的鬼话。郑定公和宰相子产可不是省油的灯,在人家的地盘上想以客易主,谈何容易。

日期:2013-03-16 21:44:19

二十一性格决定命运——伍子胥的悲喜剧(3)

太子建不出意外的­­‌‌被​‍‎­‎干​‎掉了,但却把伍子胥给害苦了,想必太子建与晋顷公的密谋没有告诉伍子胥,但在郑定公和子产看来,伍子胥不可能洗脱干系。为了活下去,为了心中那个伟大的复仇理想,伍子胥背着太子建的幼子熊胜,狼狈逃离郑国。

至于伍子胥下一站避难所为何选在吴国,结合伍子胥说过要“因于诸侯以报雠矣”来看,应该是伍子胥认为吴国与楚是世仇,而且国势渐盛,至少吴王僚有意愿帮助自己灭楚复仇。

在去吴国的路上,发生了一件历史上著名的典故,就是“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头”。其实所谓愁白头是后人美丽的传说,真实的情况是昭关(今安徽合山,当时属楚国)守城官员怀疑伍子胥的身份,派人紧追不舍,如果不是突然在江边出现了一位神秘的渔翁,搭船送伍子胥过江,伍子胥和熊胜早已经成了刀下之鬼。

伍子胥这个人,缺点很多,但优点同样突出,特别是性格上。别人对他好,他会记住一辈子;对他不好的,他同样是会记住一辈子。渔翁救了伍子胥一命,伍子胥感激涕零,把价值百金的佩剑送给渔翁,不过被渔翁婉言谢绝了。有人常说,捍卫社会道德底线的往往在民间,此言不虚,比如漂母用一饭救了韩信,并给了韩信奋发图强的勇气和自信。

有意思的是,伍子胥在逃亡的过程中,居然也遇到了一位“漂母”。事情发生在溧阳(今江苏溧阳北),此时的伍子胥已经身无分文,而且又病了一场,为了活下去,伍子胥只能沿街乞讨。

在溧水河边,饥肠辘辘的伍子胥发现有一位“漂母”在洗衣服,她的身旁放着一个盛满饭食的篮子。伍子胥低声下气的哀求漂母施舍一点饭给他填肚子,溧水漂母犹豫了很久,才勉强把篮子中的饭食分给伍子胥一部分。

我们常说春秋第一忍人是越王勾践,其实伍子胥的忍术和勾践相比丝毫不逊色。勾践为了复仇,甘当吴王夫差的奴隶,忍了二十年,才终报一仇。伍子胥的情况也差不多,如果不是强烈的复仇意识在强撑着伍子胥的人生,以伍子胥的刚烈性格,早就飞蛾扑火般的找楚平王复仇去了,而不是一忍就是十年。

换句话说,伍子胥和勾践都是厚黑道高手中的高手,勾践的那点花花肠子早就被伍子胥看穿了,勾践最终能战胜夫差,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勾践能忍,而是夫差太单纯,不相信伍子胥的忠告。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