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2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5-06-12 21:29:24

(上接第10节《中国有个你大爷》)

11、“你懂不起音乐”

1957年最大的政治“收获”是反右,同时工农业生产也获得了大丰收。据统计,当年我国钢产量达到535万吨,粮食产量达到1.95亿吨,分别比1952年增长了296%和19%,这标志着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面对这样一个成绩单,1957年底在制订第二个五年计划时,不少人的头脑开始发热了,提出了“超英赶美”的口号。

当时要追赶美国,只能说是一种雄心壮志,但要赶上第二强国英国,领导层觉得经过努力,是完全可能的。原因在于,英国的年钢产量仅为2000万吨。本来计划在二五期间超过英国,后来将目标调整为:第一年实现比上年度翻番即1070万吨,第二年2500万吨,第三年6000万吨。这就导致了“以钢为纲”、“钢元帅升帐”的大跃进运动。

工业要大跃进,难道农业就不要搞大跃进吗?一定也要搞,具体搞法是实行人民公社。在原来初级社、高级社的基础上,搞“一大二公”,搞集体食堂,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

形势是火热的,行动是迅猛的,因为全国的各个城市乡村,到处都筑起了土炉,大搞土法炼钢,炉火熊熊,乌烟瘴气,不火热都不行。而搞工业化居然只看“炼钢”一样指标,而且发动毫无技术概念的农民和市民来搞,行动不可谓不迅猛,当然在外国人看来也实在是怪异,不可思议。

花罐乡被改称为“南部县伏虎区赛金人民公社”,曹家坪村变成了“赛金公社一大队”,共有四个生产队。曹老三,属于赛金公社一大队二小队的坐标,他如果想外出办事,县内必须得有生产队证明,省内得有大队证明,国内得有公社证明。也许出国不需要证明,因为曹老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总之打得到证明,就算合法有效,否则就属于流窜人员了,那是要享受“拘留”和“遣送”待遇的,无论你在新疆戈壁,还是在海南天涯,相信政府一定能够把人遣送回原籍,而回来后必然会被戴上“管制分子”的高帽。

虽然身为农民,自古以来就是自由散漫的形象,但政府对共和国农民提出了新的“八化”管理要求,即:组织纪律化、行动‎‌​​军‍‎​事‌‌化、生产战斗化、道路车辆化、农田水利化、生活集体化、种子良种化、土地集中化。

曹老三所在的二队,在赛场上用砖头垒起了六个土炉,响应号召日夜“炼钢”。炼钢当然好,谁都想一夜之间就实现共产主义,可是面临两个难题:一,当地没有铁矿石,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原料来炼呢?而,就算有足够的原料,又去哪里找那么多的燃料呢?

对此,草泥马的结论是:“天大的困难,也难不倒***员!”他说这话的底气在于,人家能干的,我也能干,人家不能干的,就是扒祖宗八代的坟,我也要干!

的确,草泥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

一般川北农村家庭的灶房,标配有三口锅:一口超大锅,叫“毛片锅”,四川人喜欢吃的酸菜,就是先在这口锅里煮到半熟,然后再拿到老坛子里去腌渍的。另一口中锅,是用来煮稀饭和蒸干饭的。还有口小锅,是用来煮面条、炒菜的。家境好的人家,还有口铝锅或砂锅,是用来炖猪脚、炖排骨之类,而且每家必备一沙罐,用于给婴幼儿熬粥,或给老人煎药。中等以上家庭,还会有一个火锅子,用于逢年过节招待客人时吃火锅。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传统四川火锅,与现在满世界流行的重庆火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四川火锅的锅,有铜质的,还有铁质、锡或铝制作的,下部圆形有脚,中空,人们将烧红的木炭放进去,起保温的作用;上部是盛菜的,底下是垫菜,如豆芽、莲花白,海带,白萝卜,冬瓜,木耳,黄花等素菜,最上面是荤菜,如腊肉,鸡鸭肉,回锅肉等,无论荤素,都是事先已经做好的。桌子中间放着个火锅,炉子烧得热气腾腾,这样招待起客人来,显得甚为隆重。

日期:2015-06-12 21:30:45

草泥马的做法是:没收每家每户的所有金属类锅具,以及罐子之类,这样既增加了炼钢的材料,又防止了有人私下在家里开伙煮食。想一下啊,人类自从学会用火以来,其进化历史至少数万年了,现在就算给你粮食,没有煮食的容器,大概也没法茹毛饮血生吃粮食了。就算勉强吃了,也无法消化,吃什么拉什么,基本还能保持粮食的原始造型,说不定能拿去播种呢!

炼钢炼到最紧要的关头,门的拉手,铁钉,耙齿,火钳,灶膛里的炉桥等,但凡任何带金属性质的物件,全部都投进了火炉。在文盲书记草泥马看来,金银铜铁锡这些材料,反正都是金属,混合在一起,就可以炼出钢来。

不清楚那时有没有“金属探测器”这样一种高科技的工具,如果有,放到中国人民的家里去探一圈,估计是绝对不会响的,因为中国人民已经与金属绝缘了。

而燃料的问题,起先是不发愁的,因为山上有的是树木。既有树,则砍之,以源源不断地供应那火红的炼钢炉。后来,树砍光了,草也薅光了,炉火还得继续燃烧,草泥马就盯上了社员们的住房,能拆的就拆,能烧的就烧,很快,社员同志们在五行缺“金”之后,又面临五行缺“木”的局面了。

地主份子曹启泽,去年在给党提意见时,还大言不惭地说:“我对党也有点意见,那就是土改进行得还不够彻底,听说其他地方有的地主房子给分光了,睡的是猪圈,而我还分到了三间瓦房。”

在面临革命炉火行将熄灭的艰难时刻,草泥马想起了曹启泽去年在群众大会上的发言,计上心来,命令一群民兵去帮曹启泽“搬家”,搬到贫农兼右派份子高脚鸡家里去“挤着住”,而曹启泽引以为荣的、解放前硕果仅存的三间瓦房,从房梁、瓦檩到木墙板、门窗、柱子等,凡是有助于燃烧的木质材料,尽数被投进了炉膛,化作了灰烬。

地主也是人,也需要居住,草泥马的这个搞法,激起了公愤,后来事情被人悄悄“反映”到了公社,公司书记找到草泥马,狠狠地批评他违反了党的政策,要他做好善后处理工作。草泥马回到大队,查找了很久,找不到是谁向公社书记告的“黑状”,只好让大队部给曹启泽赔偿了28元钱。是的,你没有看错,三间大瓦房的“赔偿费”是28元,人民币!

从此,一心不想与地主份子站成一排的另类“贫农”高脚鸡,却不得不天天与曹启泽肩并肩、面对面、背靠背地“亲密”生活在一起,他可以瞧不起曹启泽,但是他不能拒绝党的安排,看着曹启泽跑来鹊占鸠巢啊!

那么,把中国烧成了一片光秃秃大地的那场“大炼钢铁”运动,到底实现了目标没有呢?可以肯定地说: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奋斗下,当年提前12天就实现了年产1070万吨“钢铁”的目标。只是,这当中有470多万吨是纯粹意义上的废品,注意,它们连“废铁”也不是,废铁是可以回收冶炼的,而“废品蜂窝钢铁”是无法再炼的了。

“全民钢铁运动”如果只是制造了海量废品垃圾,麻烦归麻烦,总体那还简单。关键是,要命的后果,紧跟着就来了。

(第11节《你懂不起音乐》未完待续)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