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8节

热门小说推荐

“不要再说了!” 贾桂知道薛氏便是莺儿了。恻隐之心人人皆有, 他感到不安和懊悔, 悔自己太大意了,悔不该当初不按审案程序进行, 不应该不问她的姓名、年龄、出身和籍贯等, 也没有叫她抬头,所以酿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此时, 他思绪混乱地自言自语:“ 这怎么办好? 这叫我怎么办好呢?”

日期:2012-09-01 15:33:16

薛沙认为知县大人知道薛氏就是莺儿了, 何愁女儿的冤案不能昭雪!于是理直气壮地说:“这有何难? 为民伸冤, 是做官的天职。不冤枉好人、不放过坏人是断案的准则,也是做人的良心。有错必纠、有过必改、有冤必伸是理所当然的,我看此案可以重审吧。”

贾桂也认为薛沙的话有道理,便点头说:“你讲得也有道理,不过……”

正在这时, 外面走进一个书吏来, 呈上盖有官印的公文,说:“ 刚才苏州府送来紧急机要文书, 本职特来呈送大人阅览。”

贾桂接过一看, 是刑部批文,文中明确授权吴江县将谋害亲夫的罪犯薛氏就地处斩。站在旁边的薛老头偷眼斜视, 虽然没有看清全文, 已经了解了大概。

“本县知道了, 你可回去了。” 知县打发书吏走后, 再拿公文重新细看一遍, 随即两手发抖,面色发青。薛沙目不转睛地盯着贾桂,对他的动作和表情都看得明明白白。可是老头心里却七上八下, 企盼着他作出理智的选择。

两人同时陷入沉思之中, 一时屋里寂静无声,尤其是贾桂想了很多很多。他想将要斩首的是亲如母亲的人,既然薛氏就是莺儿,不言而喻,这是一桩冤案了,应当义无反顾地纠正自己的失误,给予平反昭雪。他正在思考怎样重审此案时,忽然看到案头上放着的《嘉奖令》和“飞黄腾达”诗。他想:如果给莺儿平了反,自己的面子坍塌到何等地步, 更重要的是上司如何看待? 刑部公文又怎可收回?说不定这顶乌纱帽也难保了!

面对升官与贬职、赞誉与责备、亲情与私利,贾桂思绪如麻,感到十分地棘手和不安。他脸面绷得很紧,露出异常的冷静、老到和诡谲。他摇了摇头, 咬了咬牙,仿佛瞬间变成了另一个人,狠狠地击了一下桌子, 自言自语:“就这样办,别无选择!只有这么办了!”

站在旁边的薛沙, 对贾桂的变色看得十分清楚,心感万分焦急、不安和惶恐, 预感到女儿的命运非常凶险。可是他还是据理力争道:“贾大人, 有冤必伸, 有错必纠, 是做官的基本道德, 为民伸冤, 不可犹豫。莺儿在狱中受尽煎熬, 企盼着早日洗雪冤枉啊!”

“本县早已断明, 况且她也招了供、 画了押。杀人偿命, 这是王法, 是天理。王法条条, 天理昭昭, 岂容徇私枉法!” 贾桂堂而皇之地打了几句官腔后, 手指薛沙,说,“ 不许你胡言乱语、造谣惑众, 更不容你为杀人犯鸣冤叫屈!若在外面说出半句流言, 本县执法如山, 就要依法办你!”

身受贾雨村之苦的薛沙, 没有忘记前车之鉴,知道莺儿的冤枉不但不能昭雪, 还有可能给自己招来祸灾。但他想到自己清白无故的义女,蒙此天大奇冤,就是再次受苦受难也在所不惜,反正自己是六十岁的人了,就是拿自己的命换女儿的命也值得,因而理直气壮地说:“贾大人,莺儿听到大人在吴江做官,她心里十分高兴,认为你会马上给她平反昭雪。况且她是被冤枉的,又是您的亲人,她是有恩于你贾府、有恩于您的人啊!” 他边说边从衣袋里取出她的血书状纸,说:“这是莺儿用内衣和血写成的伸冤状纸,大人请审视!”

“谁要看她这些胡言乱语的东西。” 此时的贾桂根本听不进薛沙的忠告,反而认为他多管闲事、碍手碍脚,不但不接不看血书状, 还装腔作势地说,“王子犯法, 与庶民同罪,何况她是我家的仆人, 就是亲母也一样, 杀人必须偿命, 本县决不姑息。何容你多言,若再多讲一句, 就要定你与杀人犯有牵连和同流合污之罪。看你年老, 暂不定你罪, 快给我滚!”

薛沙是历尽坎坷的人, 深知官场险恶,知道有的人一旦利欲熏心、官迷心窍,就会忘却基本的道义和良心,什么歹事、恶事都能做得出来。他知道多说无益, 只会更糟,还是快走为上。

日期:2012-09-02 07:00:34

薛沙走出门外, 感觉月色无光、星斗旋转。他仰天长叹:“天啊! 苍天有眼, 救救受苦受难、含冤遭屈的好人呀!”

说也奇怪,薛沙猛然看到苏州方向星空突然影现一束闪光,仿佛祥云从天而降。此时此刻,他想起了前任吴江知县、现任苏州知府的贾兰。贾兰在吴江任职期间,为官清正廉洁、办事公道,为吴江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深受民众拥戴。

薛沙知道贾兰是贾桂的上司,又是他的兄长,也是莺儿的主人。想来只有贾兰才有可能救得了女儿性命!救人性命, 刻不容缓,于是他就急匆匆地向苏州府奔去。

三九严寒的夜晚, 北风呼呼, 寒气冽冽。他空着肚子,顶着寒风, 竭尽全力地连走带跑,赶到苏州府衙时, 已是鸡啼两遍、 更打四鼓了。可是苏州府衙大门紧闭。走得汗湿衣裤的他, 一停下来,就全身冰冷,心里发抖。这时, 街上做生意的人开始走动,府衙斜对门一间早吃店开始生火,他便走到店前取暖。店家见其神态紧张, 想必有急事,于是问:“老伯, 天气这么冷, 你这么早到此有急事吗?”

“有急事,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薛沙接着简要地讲述了女儿含冤的情况。好心的店家告诉他:“ 半年前, 贾知府的母亲李太太来到苏州, 因为府里房子有限, 现在租住在府后巷七十七号, 你可去找李太太说说, 可能有用。”

“谢谢!谢谢你的指点!”薛沙忙谢了店家, 就急匆匆向李氏住处走去。

“稻香村”既是李纨的大观园居所,也成了她雅号。她因久居京城, 早就想到江南看看,得知儿子荣升为苏州知府, 便来苏州,想住上一年半载。她到此半年来, 与儿媳妇和孙男孙女们看遍了苏州园林, 饱览了太湖风光, 享受着天伦之乐。她虽然玩得开心,吃得满意,可是心中老是牵挂着老亲旧友,特别是日夜惦念着莺儿。

李纨对莺儿感情颇深,因看她忠诚老实、手脚勤快、心地善良、人又乖巧。她在带养贾桂的同时,把李纨的家务全给包下了。由于李纨患有风痛症,不能洗水,全家人的衣服都由她来洗涤,所以李纨十分疼爱她,把她当做女儿一般看待,还教她读书识字。去年端阳节下午,李纨关心地说:“你十岁来到我们家,今年已经三十五岁了,现在桂儿也长大,明年秋天可去应试了,我想给你找个婆家,寻个好男人,使你有个好归宿。”

当时她只是红着脸,一话未说。第二天,忽然莺儿不见了。此事使李纨非常内疚和不安,这次到苏州另一个目的,就是打听莺儿的下落。

在姑苏半年来,她未能听到莺儿的任何消息,因而常想得夜不能寐。那夜待到鸡啼二遍后,才迷迷糊糊地似睡非睡,她看见莺儿蓬头散发地走来,脸色憔悴。莺儿泪流满面地说:“太太,我受了天大的冤枉,被关押在死囚牢里,命在旦夕!求你救救我,只有你能够救得了我。”

李纨忙伸手拉住她,说:“莺儿,我找你找得好苦呀!快过来,我来救你!”忽然听见门外有人敲门高喊:“李太太在家吗?我有急事要禀报太太!”喊声惊醒了她的噩梦。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